没品位的设计师

普通人眼中的美工。
原创,见解,答疑,分享

非著名工业设计师的非典型发展史(拾壹•风云突变)

很久没继续写我的设计之路了,从之前的故事告一段落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趁记忆还没离我远去将其记录下来…

 

故事就从加入微软继续把。

看过我之前写过的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曾在NOKIA LUMIA的设计团队任职,由于LUMIA本身就是做的微软的Windows Phone,所以公司的转变对我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那那段时间正是我设计的LUMIA730到达项目中后期,要说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把美国版的LUMIA730的Logo从NOKIA改成了Microsoft。但很多其他的非LUMIA项目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以前ASHA产品线绝大部分都被终止,看着朋友们跟我一样辛辛苦苦培养的项目一下子被砍,我心里不知道是悲伤还是庆幸。

 

随后就是漫长的公司转型期,由于大批项目被砍,原先那些项目组的同事们获得了一些空档期,虽然事后我们知道那是公司大裁员的前奏,但当时我们是不知道的。大家还都打起精神准备等公司策略调整后用NOKIA强大的产能为微软打出一片天呢,所以在这空档期大家也都没闲着,期间做了大量的创新项目,还是一副斗志昂扬的状态。

 

坏消息很快就来了,我记得那是在LUMIA730的庆功宴当天,项目组几十人浩浩荡荡去蓝色港湾吃日本烧烤的自助,吃到大概晚上7,8点(应该是美国总部那边刚上班),大家开始陆续看手机,原来是微软CEO发的全员信,信的主要内容大家也都从后来的新闻知道了——裁员18000人,其中诺基亚员工占70%。

 

之后去上班就能明显感觉到浮躁的气氛了,大家人心惶惶,虽然诺基亚的技术人员出去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但是意料之外的变动总是会让人不安,大家见面的话题全部都是围绕裁员的主题展开,纷纷在设想如果裁员裁到自己头上会怎么样。我自己当时也十分紧张,因为我自己的工作刚刚走上正轨,处在稳定发展的阶段,通过几年的磨合,对公司的设计方法比较了解了,跟设计团队也有很深的感情,另外跟研发中心也建立起了人脉网,正是可以好好发挥再多做几个好产品的时候,面对如此突然地变故,自然是相当不安。当然我还不是最惨,我们团队另一名好基友才来了不到一年比我还郁闷…

 

那段时间全国的猎头可忙坏了,我几乎每天都会收到猎头发来推荐职位的邮件。在这种知名企业做设计这也算一个好处,就是你不用主动去找工作,而是工作来找你。其实我身边的小伙伴们也都是一样的情形,大家交换一下信息基本上就知道全国有哪几个公司缺人了,为了给自己的找到好的下家并卖个好价钱,我们纷纷开始做作品集。值得一提的是我所在的团队是非常和谐的团队,大家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们那段时间包了一个会议室命名为“loser’s club”,几个人在里面一起做作品集互相交换心得,中午饿了开车出去吃好的聊聊天,回来继续啃作品集,大概花了两周时间大家的作品集都基本成型。我之前写的关于作品集的文章很多思路都是得益于这两周的体验。

 

之后就是边等公司上层宣布裁员的具体细节边留意其他机会并且参加面试,除此以外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交换工作信息和面试经验。在那段时间我只面试了两家公司,最终分别offer了team leader和designmanager的职位(哪两家公司为了避嫌就不说了…反正都是做手机),我当时也的确有点动心,直到后来公司的裁员计划发布。

 

这次裁员其实很出乎大家的意料,居然要把北京整体裁员9/10…之所以说是意料之外是因为我们大家都觉得大陆接近生产厂,人力成本又便宜,保留作为生产研发的部门是很合理的,但显然微软另有打算。不过这时候就能看出设计部门在公司的地位了,在如此大的裁员比例之下,北京工业设计部门只分到3个裁员名额。另外,由于结构调整,芬兰的手机工业设计总部需要扩容,需要增加设计师。

 

之后就是连续几个月的离别过程,一批批朋友陆陆续续离职,不停地合影,散伙饭,煽情。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也很快就被分到新的项目,投入新一轮工作中,我也开始了我在微软的最后一个量产项目LUMIA550。 



评论(3)
热度(24)

© 没品位的设计师 | Powered by LOFTER